CKD喜开理W4GA/B/Z2・MW4GA/B/Z2系列属于插入式模块集成阀,其核心优势在于模块化设计带来的灵活配置与空间优化特性,能高效适配各类自动化气动系统的集成控制需求。该系列通过模块组合可实现多通路集中控制,大幅简化管路布置,提升系统维护效率。以下将从系列规格要点、各型号核心参数及产品核心区别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。
一、系列规格要点
该系列阀均采用插入式模块集成结构,主体与模块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,支持按需组合不同功能模块(如主阀模块、排气模块、信号反馈模块等),可灵活构建3通或5通控制回路。驱动方式为先导式,依托压缩空气驱动阀芯动作,控制精度稳定,适用于中低频率的气路切换场景。
流体介质限定为经过干燥过滤的压缩空气,介质清洁度需满足ISO 8573-1:2010 Class 4.4.3标准,避免杂质与水分导致阀内组件磨损或堵塞。安装形式以集成式安装为主,可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设备面板或集成 manifold(集流块)上,节省安装空间。
电气连接采用针式插座或端子台设计,支持防误插结构,接线牢固且抗振动性能良好。系列产品均通过CE、UL等国际认证,工作环境湿度适应范围为35%~85%RH(无凝露),可在多粉尘、轻度油污的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,但需避免直接接触腐蚀性气体。
密封材质采用NBR(丁腈橡胶)或FKM(氟橡胶),用户可根据介质温度及化学兼容性需求选择,其中NBR适用于常规温度环境,FKM则适配高温或有轻度化学腐蚀的场景。
二、各型号核心参数
1. W4GA/B/Z2
作为系列基础型号,“W4G”为核心规格代码,“A/B/Z2”代表不同通路类型(A型为单作用对应3通阀,B型为双作用对应5通阀,Z2型为特殊通路优化型),无前缀标识表明其为标准配置版本。
接口尺寸统一为Rc1/8(内螺纹圆锥管螺纹),单个模块可集成1~8个阀位,支持多阀组联合控制。动作方式:A型为单电控弹簧复位,断电后阀芯由弹簧驱动复位至初始位置;B型为双电控无复位弹簧,断电后保持当前阀位;Z2型为单电控双向复位,可通过先导气实现双向切换。
工作压力范围为0.15MPa~0.7MPa,确保在中低压气动系统中稳定动作。环境温度适应范围为-5℃~50℃,超出该范围可能导致密封件弹性下降或阀芯卡滞。电压规格支持DC24V(波动范围±10%)、AC110V(波动范围±15%)、AC220V(波动范围±15%),电流消耗:DC24V时为1.8W/阀位,AC系列为3.5VA/阀位。
响应时间:通电响应≤12ms,断电响应≤10ms;流通能力(Cv值):A型为0.25,B型为0.3,Z2型为0.35;泄漏量≤5cm³/min(标准大气压下),符合工业级密封要求。
2. MW4GA/B/Z2
“M”前缀代表该型号在W4GA/B/Z2基础上进行了材料与结构优化,核心提升方向为环境适应性与耐用性,通路类型标识“A/B/Z2”的定义与基础型号一致。
接口尺寸保持Rc1/8不变,模块集成能力升级为1~10个阀位,且模块间连接采用快插式结构,组装效率提升30%。动作方式与W4GA/B/Z2完全兼容,确保替换时无需调整控制系统逻辑。
工作压力范围扩展至0.1MPa~0.7MPa,低压启动性能优化,可适配压力波动较大的气动系统。环境温度适应范围扩大为-10℃~55℃,低温下密封件采用耐低温NBR材质,高温环境下可兼容FKM密封选项;环境湿度适应范围提升至30%~90%RH(短时凝露可耐受)。
电压规格与基础型号相同,电流消耗优化:DC24V时降至1.5W/阀位,AC系列降至3.0VA/阀位,能耗降低约17%。响应时间提升:通电响应≤10ms,断电响应≤8ms;流通能力(Cv值)与基础型号一致,泄漏量≤3cm³/min,密封性能更优。
额外特性:阀体表面采用防腐蚀涂层,耐盐雾测试可达500小时;内置阀芯防卡滞结构,在粉尘环境中可减少阀芯卡阻故障。
3. MWN4GA/B/Z2
“MN”前缀表明该型号是在MW4GA/B/Z2基础上增加手动操作与状态反馈功能的扩展版本,“A/B/Z2”通路类型定义不变,核心定位为“应急可控+状态可视”的实用型集成阀。
接口尺寸仍为Rc1/8,模块集成能力为1~8个阀位(因增加手动机构,集成数量略低于MW型号),支持与W4G、MW4G系列模块混合集成,提升系统升级灵活性。动作方式:保留电动控制功能,同时每个阀位配备独立手动操作按钮(A型为复位按钮,B型为切换按钮,Z2型为双向按钮),手动操作力≤5N,便于应急操作。
工作压力范围与MW型号一致,为0.1MPa~0.7MPa;环境温度适应范围-10℃~55℃,湿度30%~90%RH,环境适应性与MW型号持平。电压规格支持DC24V、AC110V、AC220V,电流消耗:DC24V时1.6W/阀位(含状态指示灯功耗),AC系列3.2VA/阀位。
响应时间:电动控制响应与MW型号相同(通电≤10ms,断电≤8ms),手动控制响应≤5ms,应急操作更迅速。流通能力(Cv值)与基础型号一致,泄漏量≤3cm³/min。
特色参数:每个阀位集成LED状态指示灯(电源通为绿色,阀动作时为黄色),支持NPN/PNP型信号反馈输出(可选配),反馈信号延迟≤2ms,可实时上传阀工作状态至控制系统;手动操作按钮带防尘帽,提升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。
三、三款产品的核心区别
1. 结构与功能差异
W4GA/B/Z2为标准基础型,结构精简,仅具备核心电动控制功能,无手动操作与状态反馈模块,模块连接为螺栓固定式,集成灵活性与维护便捷性一般。其设计重点在于满足常规集成控制需求,适用于对成本敏感、环境稳定的场景。
MW4GA/B/Z2为优化增强型,在基础型结构上升级了模块连接方式(快插式)、阀体防护(防腐蚀涂层)与内部组件(防卡滞阀芯、耐温密封件),但仍仅支持电动控制,无手动应急功能。核心优势是提升了环境适应性与耐用性,降低能耗,适用于环境条件较复杂(如低温、轻度腐蚀、粉尘)的工业场景。
MWN4GA/B/Z2为功能扩展型,在MW型号的结构基础上,为每个阀位增加手动操作机构、LED状态指示及可选信号反馈模块,模块集成时支持与前两款混合搭配。功能上兼顾电动精准控制与手动应急操作,状态可视化提升了系统故障排查效率,核心价值在于提升系统可靠性与维护便利性。
2. 性能参数差异
压力适应性:W4GA/B/Z2最低工作压力0.15MPa,MW与MWN型号降至0.1MPa,更适合压力偏低或波动较大的系统;泄漏量方面,W4G型号为≤5cm³/min,MW与MWN型号优化至≤3cm³/min,密封性能更优。
环境适应:W4G型号温度范围-5℃~50℃、湿度35%~85%RH,MW与MWN型号扩展至-10℃~55℃、湿度30%~90%RH,且MW与MWN具备防腐蚀、防卡滞特性,可应对更苛刻的环境;能耗上,MW型号比W4G低约17%,MWN因增加指示灯略有上升,但仍低于W4G。
控制响应:电动控制响应MW与MWN优于W4G(10ms vs 12ms),MWN额外具备手动控制功能,响应仅5ms,应急性能突出;状态反馈功能仅MWN型号支持,可实现阀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。
3. 适用场景差异
W4GA/B/Z2适用于普通自动化生产线(如食品包装、小型装配线)的气动控制,这类场景工作环境稳定(室温、低粉尘),系统压力稳定,对设备功能要求单一,优先考虑成本控制,无需应急操作与状态监控。
MW4GA/B/Z2适用于环境条件较复杂的场景,如低温仓储物流的自动化设备(-10℃左右)、汽车零部件生产线(轻度油污与粉尘)、化工辅助设备(轻度腐蚀环境),这类场景需要设备具备更强的环境耐受性与耐用性,降低停机维护频率。
MWN4GA/B/Z2适用于对生产连续性要求高的关键工序,如半导体封装设备、医疗设备气动系统、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等,这类场景一旦设备故障可能导致重大损失,需要手动应急操作功能快速恢复工作,同时需实时监控阀状态以提前预警故障;也适用于维护空间狭小、故障排查难度大的集成系统,LED指示与信号反馈可提升维护效率。
此外,在模块兼容性上,三款型号接口尺寸与通路类型完全一致,W4G与MW型号的阀模块可替换MWN型号中的对应模块,MWN的手动与反馈模块也可按需加装至前两款(需匹配阀位结构),为系统升级提供了灵活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