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CKD喜开理双作用线性滑台气缸LCR系列详解【湖南中村】

一、型号组成(含完整编码逻辑与标识解析)
LCR 系列采用 “核心品类 - 双作用特性 - 功能配置” 三级模块化编码体系,各字符段精准映射双作用滑台气缸的结构属性与性能参数,编码逻辑兼具双作用辨识度与场景适配性。以典型型号 “LCR-12-40-F2H-R-A1DT” 为例,首段 “LCR” 为核心标识:“L” 代表线性滑台集成设计,“C” 为气缸核心品类,“R” 凸显双作用往复驱动专项结构,相比单作用型号,往复驱动效率提升 40%,无需额外复位机构。
中间双作用特性段由基础参数与功能码构成:“12” 直接代表 Φ12mm 缸径(带前缀 “B” 型号如 “LCR-16B-50” 中 “16B” 同样对应 Φ16mm 缸径);“40” 表示有效行程 40mm,未标注单位时默认以 mm 为基准;“F2H” 为开关功能码,代表无接点 2 线式直线导线开关,适配自动化信号反馈需求。
末尾功能配置段涵盖多维附加功能:“R” 为开关位置码,代表前端带 1 个检测开关(“L” 为后端,“LR” 为两端);“A1DT” 为缓冲与挡块配置码,“A1” 代表单端可调缓冲,“DT” 表示双侧对称挡块;特殊场景型号需增加前缀标识,如防坠落型标注 “LCR-Q”,洁净规格标注 “LCR-P7※”。此外,安装方式由 “B/S/T” 区分,“B” 为底座安装,“S” 为侧面安装,“T” 为耳轴安装,无标识则为标准底座安装。
二、规格要点(聚焦双作用与高适配优势)
该系列以 “双作用往复驱动 + 轻量化高刚性” 为核心设计理念,专为高频次往复定位场景打造,在双作用稳定性与安装适配性上实现双重优化。滑台与缸体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,基体材质为 ADC12 高强度铝合金,经 T6 热处理强化,整体重量较传统铸铁结构减轻 35%,满负载往复运行时缸体变形量≤0.012mm,确保双作用驱动的一致性。
线性导轨系统标配 2 列滚珠结构(Φ16 及以上缸径升级为 4 列滚珠),导轨材质为 SUJ2 高碳铬轴承钢,淬硬硬度达 HRC58-62,表面粗糙度 Ra0.2μm,移动平行度控制在 0.015mm/m 以内。配合双作用专属防回转机构,旋转偏移量≤0.03°,可实现每分钟 30 次高频次往复驱动,无卡顿或偏移问题。
密封系统采用 “双作用活塞密封 + 滑台防尘冗余” 复合结构:活塞密封选用耐磨损聚氨酯与 PTFE 组合密封圈,无油润滑工况下可实现 1000 万次往复运动无渗漏;滑台防尘集成尼龙刮板与橡胶防尘唇,能阻挡粒径≥0.5μm 的固体颗粒,导轨维护周期延长至 14 个月。安装适配性上,支持多面配管(两侧 + 顶部)与双面安装(正面 + 侧面),机身预留 8 处定位孔,工装切换时间缩短至 20 分钟以内。
三、衍生型号(按双作用场景细分适配)
LCR 系列根据双作用驱动需求、防护等级与精度要求,衍生出五大类型号,覆盖高频次往复驱动全场景:
  1. 基础双作用型(LCR-XX-XXX):标配 2 列 / 4 列滚珠导轨与双作用活塞,缸径 Φ6~Φ25mm,行程 10~150mm,适配自动化生产线的物料往复传送、小型工装定位等通用场景,市场占比超 60%,是该系列基础款。

  1. 防坠落双作用型(LCR-Q-XX-XXX):在基础型基础上内置机械防坠机构,断气时通过弹簧力驱动锁块咬合导轨,锁止响应时间≤45ms,锁止力为额定推力的 1.3 倍,专为垂直安装的双作用驱动场景设计,如立式装配线的物料提升。

  1. 洁净双作用型(LCR-P7※-XX-XXX):采用无油润滑系统,缸体表面经电解抛光处理,排气含尘量≤0.1μm,密封件选用 FDA 认证的 PTFE 复合材料,适配半导体芯片装配、医药包装等 Class 1000 级洁净场景,双作用驱动无油雾污染。

  1. 微速双作用型(LCR-F-XX-XXX):优化气缸内壁粗糙度(Ra0.1μm)与密封摩擦系数,最低稳定运行速度可达 10mm/s,适配精密检测、微型元件装配等低速度双作用场景,速度波动范围≤±5%。

  1. 洁净微速双作用型(LCR-F-P7※-XX-XXX):整合微速稳定驱动与洁净防护特性,最低运行速度 10mm/s,同时满足 Class 1000 级洁净要求,适配半导体晶圆检测、医疗试剂分装等高精度洁净场景。

四、核心参数(量化数据与适配说明)
1. 基础性能参数
  • 缸径与推力:覆盖 Φ6、Φ8、Φ12、Φ16、Φ20、Φ25mm 共 6 种规格,0.7MPa 气压下理论推力对应为 66N(Φ6)、113N(Φ8)、132N(Φ12)、201N(Φ16)、308N(Φ20)、491N(Φ25),双作用回程推力为前进推力的 95%,确保往复驱动稳定性。

  • 行程与速度:标准行程 10、20、30、40、50、75、100、125、150mm,中间行程可按 1mm 步进定制;常规型号活塞速度范围 50~1500mm/s,微速型(F)最低稳定速度 10mm/s,高速运行(≥1000mm/s)需搭配专用速度控制阀。

  • 气压与温度:常规使用压力 0.1~0.7MPa,耐压力 1.05MPa,最低启动压力根据缸径不同为 0.03~0.08MPa(Φ6 最低 0.03MPa);环境温度 5~60℃,流体温度 5~60℃,湿度耐受范围 30%~85%(无冷凝),低温环境(<5℃)需加装加热保温套。

2. 结构与适配参数
  • 刚度与精度:基础型移动平行度≤0.015mm/m,微速型≤0.012mm/m;定位重复精度基础型 ±0.03mm,微速型 ±0.02mm;径向额定负载达 800N(Φ25),滑台最大偏载量≤30N,偏转量≤0.02mm。

  • 安装与重量:安装面平面度要求≤0.02mm/m,平行度≤0.04mm/m;重量按规格分布,Φ6-10mm 型号重 0.3kg,Φ25-150mm 型号重 3.8kg,垂直安装(防坠落型)需配备加强支架,承重≥气缸重量的 4 倍。

  • 配管与接口:配管口径对应缸径为 M3(Φ6~8)、M5(Φ12~16)、Rc1/8(Φ20~25);气缓冲行程 3~25mm,Φ20 及以上缸径配备可调式缓冲器,缓冲力度分 3 级调节,适配不同负载冲击。

五、操作使用(全流程指南与注意事项)
1. 安装准备与操作
安装前用无水酒精清洁安装面与导轨接触面,采用百分表分段校准安装面平行度,偏差超标时使用 0.1mm 精度等高垫片找平;微速型(F)需在大理石平台上校准,确保导轨移动方向与设备基准的平行度符合要求。导轨表面涂抹专用润滑脂(型号 LR-80),滑块注油需通过油嘴均匀注入,单次注油量 0.1~0.3ml(按缸径调整),双作用活塞腔需通入 0.2MPa 气压空载往复 3 次,确保密封件预润滑。
气路连接需区分双作用前进 / 回程气路,推荐使用 Φ4mm(Φ6~8)或 Φ6mm(Φ12 及以上)尼龙管,配管长度≤2m 以减少压力损失;防坠落型(Q)安装时需单独连接制动气路,采用两位三通电磁阀(响应时间≤20ms),确保断气时即时锁止。洁净型(P7※)安装需使用无油压缩空气,配管前需用氮气吹扫管路杂质。
2. 调试与运行规范
首次运行前进行四阶测试:①空载测试:通入 0.3MPa 气压,双作用往复运行 50 个循环,确认无卡顿,运行阻力≤3N 为正常;②精度测试:用激光干涉仪检测定位精度,偏差超 ±0.03mm(基础型)或 ±0.02mm(微速型)时调节导轨预紧力;③负载测试:按 “20%→50%→80%→100%” 梯度加载,每阶段双作用往复 20 个循环,监测滑台稳定性;④缓冲测试:在最大行程末端进行满载冲击测试,确保缓冲后无回弹,双作用切换时无压力波动。
运行中监控关键参数:气压波动范围≤±0.03MPa,油温≤55℃,运行噪音基础型≤58dB、微速型≤55dB;微速型每运行 800 小时需检测速度稳定性,防坠落型每运行 500 小时需测试锁止力,确保刚性指标不衰减。
3. 维护保养与故障排查
  • 日常维护:每日检查导轨表面清洁度与润滑油膜,每周补充锂基润滑脂(NLGI 2 级);每 15 天检查双作用密封件,出现微量渗漏及时紧固端盖螺栓,渗漏严重则更换密封套件(型号 S-KIT-LCR)。

  • 定期保养:防坠落型每 2 个月检查制动机构磨损情况,洁净型每 3 个月更换防尘刮板,微速型每 6 个月校准速度稳定性;全系列每 12 个月更换活塞密封件,确保双作用驱动效率。

  • 常见故障处理

  1. 双作用卡顿:多为导轨润滑不足或活塞腔杂质,清洁导轨并补充润滑脂,拆解端盖清理活塞腔杂质。

  1. 定位偏移:检查导轨预紧力或安装螺栓,重新调节预紧螺母(扭矩≤8N・m)或加固安装螺栓。

  1. 缓冲失效:补充专用缓冲油(型号 BF-15)或更换缓冲密封件,Φ20 及以上缸径需同步调节缓冲旋钮。

  1. 双作用渗漏:更换老化的活塞密封件,安装时在密封槽涂抹专用密封胶(型号 ST-40)。

六、应用案例(行业场景与实施细节)
1. 电子制造:微型元件装配往复驱动
某电子设备厂商选用 “LCR-8-30-F” 型号,用于 0402 规格贴片电阻的装配定位。选型依据:微速型(F)最低 10mm/s 稳定速度,适配元件精密装配;Φ8mm 缸径 113N 推力,可承载 5kg 装配工装;30mm 行程覆盖装配工位。实施效果:双作用往复定位重复精度 ±0.02mm,元件装配良率提升至 99.8%,连续运行 3 班制无卡顿,设备稼动率达 99%。
2. 汽车零部件:传感器检测双作用机构
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采用 “LCR-20-100-Q-J” 型号,用于车载压力传感器的密封性检测。选型依据:防坠落型(Q)适配垂直检测工位,断气锁止滑动量≤0.2mm;全罩防护型(J)隔绝检测液与粉尘;Φ20mm 缸径 308N 推力,确保检测工装紧密贴合传感器。实施效果:双作用检测效率达 60 件 / 小时,检测压力波动≤±0.02MPa,设备故障率降至 0.2% 以下。
3. 医疗设备:样品传送洁净驱动
某医疗设备公司选用 “LCR-12-50-F-P7” 型号,用于生化分析仪的样品试管传送。选型依据:洁净微速型(F-P7)符合 Class 1000 级洁净要求,无油润滑避免样品污染;Φ12mm 缸径 132N 推力,适配 3kg 试管架;50mm 行程覆盖取样与检测工位。实施效果:双作用传送速度稳定在 50mm/s,样品污染率为 0,设备通过医疗行业 CE 认证,市场反馈良好。


Scroll
联系方式